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邀请到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晓春、盟教育局副局长文宝元、盟农牧局副局长乌云其木格、盟卫健委副主任刘洁晶、盟公安局一级高级警长张业承介绍我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有关情况。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内蒙古日报驻锡林郭勒记者站、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驻锡林郭勒记者站、锡林郭勒日报社、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
首先,请王晓春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通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有关情况。首先,我代表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向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治理的有力抓手,也是加快推进锡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全盟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锡林郭勒盟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推动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连续多年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2021年、2022年在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中连续获得第一名,2022年8月,经自治区推荐,国务院食安委将我盟列为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城市。今年6月,全盟启动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在盟委、盟行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全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高位推动。盟委、行署主要领导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盟委会、行署常务会分别听取创建工作汇报,盟委办、行署办印发《锡林郭勒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由行署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指挥部。为确保创建任务完成,盟行署召开全盟创建工作启动大会,提出“人民食安城人民建、建好食安城为人民”的创建工作要求。
二是细化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对照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建立落实台账,将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为137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责任部门、地区和完成时限,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扎实开展。
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协同调度推进。对照创建工作要求,调整了盟食药安委会成员,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相关工作责任。建立月督办工作机制,对纳入台账的工作任务进行月调度,及时向各地各相关部门通报情况,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按期按要求完成创建工作任务。
四是统筹上下联动,强化横向协同。目前,我盟13个旗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已全部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并相继召开创建启动会议。盟创城指挥部成员单位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细化措施、突出重点、密切协作,扎实组织好各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推动创建工作在我盟全域展开。
下一步,我盟将围绕国家验收的创建总体要求,按照分类有序推进的原则,以“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提升监管水平,不断优化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形式,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强化督导考核调度,不断提升创建质效,推动全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走深走实,以最优姿态力争在国家验收中勇创佳绩,确保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最终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感谢王晓春先生的发布,请文宝元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好!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是校园安全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行动,全盟教育系统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部门监督管理责任,聚焦校园食品安全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提升水平,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不断提高师生和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的信任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全盟学校幼儿园食堂共223个,其中,中小学食堂75个、公办幼儿园食堂75个、民办注册幼儿园食堂73个,全部实现“明厨亮灶+互联网”,有效强化了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
我们根据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有关校园食品安全指标体系,结合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围绕校园食品重点工作,全面细致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做好校园饮食安全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学生健康成长。
请乌云其木格女士介绍相关情况。
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为了贯彻落实盟委、行署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要求,农牧部门根据《锡林郭勒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加强农畜产品源头治理
(一)加强投入品监管
1.农资监管方面。深入锡林浩特市、太仆寺旗、多伦县等重点地区,对农资生产、经营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截至目前,全盟各级执法队伍共检查经营门店220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482人次。办理农资领域违法违规案件21起,结案12起,罚没金额3.4万余元。
2.农药监管方面。深入田间地头、农药经营门市进行用药技术指导,开展宣传培训工作3次,培训人数200多人。前往太仆寺旗,多伦县,正蓝旗等开展农药监督抽查,共抽取样品15个,未发现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
3. 兽药监管方面。 经营环节, 所有兽药经营企业已购买扫描设备,按要求录入管理系统。使用环节,严格执行休药
期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违禁物质等违法行为,深入全盟12个旗县市区,对兽药经营门店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门店进行了集中一个月时间的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兽药门店88家、饲料生产及经营门店51家、查询兽药二维码追溯信息600余份,未发现违法行为。
4.饲料监管方面。根据自治区“2023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要求,已完成127批次饲料样品检测工作,其中合格100批次,不合格27批次,合格率为78.7%。养殖环节“瘦肉精”监测共计抽查牛羊养殖场(户)126处,抽取活畜尿液630批次,经现场用快速卡检测,结果都呈阴性。
(二)加强屠宰监管
1.屠宰监管方面。加强产地检疫,要求屠宰企业和驻场官方兽医严格查验产地检疫证明,无产地检疫证明,不能进入屠宰企业屠宰。加强动物防疫证、章、标志管理,实行按实际加工量专人领取、专人管理、专库保存、专人发放、专账记录,禁止转让、外借、乱用、随意加贴。截至目前,共完成屠宰检疫18万只羊,屠宰企业按6%比例进行瘦肉精检测,官方兽医按2%比例巡检。
2.无害化处理方面。严格按照《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屠宰企业建立了台账,禁止病死(害)牲畜和病死(害)产品流出屠宰企业。
二、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
(一)加强社会共治
主要是宣传培训。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全盟5个旗县市区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农资打假实用手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读》等宣传手册400余份。5月11日-12日,举办全盟检验检测人员培训,培训学员40人。2023年5月24日-26日,举办全盟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暨监管员、协管员培训会,培训学员103人,深入解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二)强化基层装备
2023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达标任务苏木乡镇数为67个,截至目前已完成47个。全盟已巡查1770个主体,巡查检查2026次,巡查进度已达到88%。
(三)加强监管和检验检测
重点开展蔬菜、禽蛋、牛羊猪肉禁限用农兽药使用、常规农兽药超量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截至目前,6个旗县区开展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共抽检2个蔬菜种植基地、33个蔬菜种植散户、5个蛋鸡场的农畜产品样品160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8.8%。配合自治区开展例行监测129批次,合格率98.4%,监督抽检144批次,合格率100%。已有78家生产主体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其中27家实现常态化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已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4704张。
三、全面落实推动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蓝旗建设田园生态奶牛养殖场,目前已完成《三通一平》,正在申请奶业专项债。出台了《锡林郭勒盟推动全盟乳清加工产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重点对国内引进奶牛给予补贴,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年内扶持12家奶制品作坊提档升级为生产企业,鼓励中小乳品和传统奶制品加工企业差异化发展,推动乳业全产业链建设。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升食品安全,是您我共同的心愿,希望广大农牧民朋友理解、支持和配合我们,让我们为舌尖上的安全二共同努力!
最后,也真诚地希望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我们,支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请刘洁晶女士介绍相关情况。
卫生健康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中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为了解食品安全现状,获取代表性数据,掌握污染状况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存在的风险隐患,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按照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下达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任务,锡盟疾控中心对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微生物及致病因子采用常规监测与专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风险监测。常规监测是在全盟范围内针对消费量大和流通广的食品开展连续性、代表性的监测。专项监测是针对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涉及的食品或者为确定污染原因等特定目的,结合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开展的隐患排除和目标性监测。监测范围覆盖全盟全部旗县市区。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
全盟177家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病例进食场所是在家中。主动监测显示,主要阳性样本检出为诺如病毒,提示各地要关注诺如病毒的防控工作。因此,应加强对大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意识和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对各级医疗机构强化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加强食源性疾病相关宣传,向群众普及预防有毒有害食品知识。
请张业承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锡林郭勒盟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以来,全盟公安机关严格落实盟委、行署决策部署,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坚决筑牢食品安全公安防线,积极联合有关行政部门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有力维护全盟食品安全环境,切实保障我盟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锡盟公安机关坚持把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盟公安局主要领导担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逐级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全面吹响专项行动战斗号角。强力推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坚持突出打击重点,紧盯群众所急所盼,紧紧围绕公安部“昆仑2023”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先后开展了“2023清风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合行动”“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农资打假”“冰冻死畜”、严厉打击涉食品领域“两超一非”、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等多个
专项行动。积极与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推动情报共享、信息互通、案件移动工作机制,有效打通了过去工作中的抽样、检验鉴定等难点堵点。并充分运用多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公安机关的打击成效,适时发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集中公布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举报电话,鼓励举报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线索,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全盟公安机关共计侦办涉食品领域犯罪立案24起,破案21起。
锡盟公安局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犯罪侦查部门装备配备标准》、自治区公安厅《全区公安环食药检测装备“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书》要求,积极推动全盟各地建设环食药快检实验室,切实提高主动发现涉食品领域犯罪线索的能立,强化办案保障,满足办案实战的需求。目前,全盟10个地区已完成环食药快检实验室建设,3个地区正在建设中,盟本级共计投资300万元,已完成环食药快检实验室的建设。
今后,锡盟公安机关将继续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不断推进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工作迈上新高度、提升新水平。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
市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压实责任,严防源头、严管过程、严控风险、严惩案件,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确保我盟食品安全持续稳定向好,推动全盟食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下面进行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报所在媒体名称。
提问:保障校园食品安全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回答:一是严格执行学校饮食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校长陪餐制度;严格落实防控要求,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有效进行解决。
二是学校要以肉蛋奶、米面油等食品原料为重点,全面落实对采购食品和农产品进货查验制度,积极推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三是严格学校食堂管理,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全面掌握和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要求,规范加工制作行为,采用“色标化”“4D、五常、6T”等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我盟食品安全示范城创建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管理,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和饮食卫生管理水平,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提问:众所周知,锡盟畜产品主要以牛羊肉为主,那么,请问,怎么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
回答:养殖环节,积极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配合快速卡检测加大“瘦肉精”风险监测。
屠宰环节,起草了《锡林郭勒盟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办法》由盟行署印发。做到产地检疫全覆盖,加强动物防疫证、章、标志管理,实行按实际加工量专人领取、专人管理、专库保存、专人发放、专账记录,官方兽医和企业检验检疫员负责监督使用,剩余动物检疫标志交回。禁止动物检疫标志转让、外借、乱用、随意加贴。屠宰企业按6%比例进行瘦肉精检测,官方兽医按2%比例巡检。
流通环节之前,加大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之前的抽样检测工作,对禁限用兽药及“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进行定量检测,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提问:请问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是否有典型案例可以与广大人民群众分享?
回答:2022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给予5个月缓冲期,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后,非国标电子烟仍然在市场上大量售卖,严重破坏市场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象锡盟公安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发现犯罪线索,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电子烟违法行为,于2023年7月7日成功打掉10人的犯罪团伙,净化烟草销售市场。
酒作为常规商品在市场上随处可见,部分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触犯法律底线,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针对此现象锡林郭勒盟公安局精心部署,于2022年4月1日成功告破林仁亮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本案现场查扣600余瓶高档假冒注册商标的白酒、查扣伪劣卷烟100余条,货值达70余万元,打掉制售窝点,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在此,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购买商品时,购买渠道要正规;不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
提问:按照《食品安全法》,卫生健康部门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任务,请问怎样预防食源性疾病?
回答: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病可以有不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但是,这类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进食行为而发病。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要求,全盟177家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病例进食场所是在家中,主要致病因素为诺如病毒。
夏季是我盟的最佳旅游季节,也是细菌性、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季节。卫健部门提醒广大群众做好以下食源性疾病风险防范:
1.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做到“食品安全五要点”。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2.预防食用野菜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野菜本身可能含有微量的天然毒素,一次进食量过大可引起身体不适。另外,有一些有毒植物与可食野菜外观类似,误采误食可导致中毒。购买野菜应在正规市场、超市选购,尽量选择本地种植、具有多年食用历史的野菜。
3.预防食用菜豆类蔬菜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夏季是四季豆、芸豆、刀豆、豆角等各类菜豆大量上市的季节,生的菜豆中含有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加热不彻底,食用后就会引起中毒。
4.预防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与食用被污染的小龙虾、淡水鳕鱼或水牛鱼等动物性水产品有关。一是选择新鲜可靠的食材,通过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农贸市场、超市和电商等正规渠道购买新鲜小龙虾,不食用、不购买、不捕捞来历不明或野生小龙虾。二是烹饪前清洗干净。三是一定要烧熟煮透,应避免一次过量食用,特别是具有过敏体质者。
5.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高温多雨的夏季是野生蘑菇的生长旺盛期,也是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许多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为避免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是不采、不买、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