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纪委监委派驻锡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粉继斌
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白文智
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苗军
(2019年9月2日)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就全盟人才工作以及今年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向大家通报相关情况。
一、关于全盟人才工作情况
锡盟人才工作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稳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数量质量的“双提升”和结构分布的“双优化”,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优化人才发展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锡林郭勒盟“人才强盟”规划(2014—2020年)》、《锡林郭勒盟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构建了与上级政策相配套、与盟情实际相结合的人才政策体系。二是多种形式大力引进人才。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通过平台揽才、赴外招才、活动引才、项目聚才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2011年至2018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617人。今年建立了首家 “锡林郭勒盟驻北京人才工作站”,聘任35名在京专家作为首批“鸿雁人才”。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努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今年启动了1230人才培养工程,从全盟12支人才队伍中,每支队伍择优选拔30人进行跟踪培养和重点扶持。四是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依托全区人才资源统计系统,推进人才信息库建设,完成了第一阶段五类人才信息的录入工作,目前全盟共采集录入用人单位信息1690家,录入各类人才信息36137人。2020年将启用相关系统应用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二、关于全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情况
今年年初,根据《锡林郭勒盟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试行)》(锡署发〔2018〕178号),我盟启动实施了全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发布人才引进公告、简章,面向全国、全区公开引进人才。此次人才引进报名条件分考察、考核两个类别共计8项。对网上报名通过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后,我盟及时建立了人才引进备选库,并向社会公布。根据人才引进工作需要,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了综合协调组、调档专项组、档案审查组、体检工作组、报名工作组等五个专项工作组,有序推进人才引进各项工作。盟纪委监委专门成立了人才引进工作联合监督监察组,负责对人才引进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人才引进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
按照简章规定,对符合考察条件的拟引进对象,经政治审查、档案审查、体检等程序全部纳入了引进范围,并根据本人服务意向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引进到了盟直相关事业单位和旗县市(区)用人单位。对符合考核条件的拟引进对象,在先征集盟直单位和各旗县市(区)人才引进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发布引进岗位、组织报名、供需见面、面试等方式确定了具体引进人选。对此次引进的人才,我盟将在三年内落实事业编制。相关待遇按照《锡林郭勒盟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此次人才引进共有2481人报名,审核通过1124人。经资格复审、供需见面、组织面试、档案审查、政治审查、体检、公示等环节,全盟共引进685人,其中:盟直单位引进279人,旗县市区引进406人。
从户籍、性别、年龄情况看。锡盟户籍480人,占70.1%;盟外户籍205人(区外户籍13人,其他盟市户籍192人),占29.9%。男性258人,占37.7%;女性427人,占62.3%。年龄21至44周岁,平均年龄28周岁。
从学历职称情况看。引进人才的学历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主,博士5人(博士后1人、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299人(海外留学硕士48人、985大学硕士研究生25人、211大学硕士研究生124人、其他大学硕士研究生102人),本科生374人(985大学本科生33人,211大学本科生162人,其他大学本科生179人)。国家级优秀体育人才1人(运动健将),副高职称6人。
从专业类别情况看。引进人才所学专业涵盖了教育部设置的全部12大专业类别,农学195人、工学110人、法学84人、文学84人、管理学49人、艺术学40人、医学38人、理学38人、经济学20人、教育学15人、历史学10人、哲学2人。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包括:动物科学93人、动物医学57人、新闻学38人、社会学32人、草业科学30人、蒙古语言文学25人、民族学23人、法学19人、化学15人、临床医学14人、土木工程13人。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引进人才分布覆盖盟直、旗县市区、苏木乡镇三级事业单位,盟直279人,旗县市区直属227人,苏木乡镇179人。全盟引进农牧林水专业人才199人,教育人才41人,卫生人才38人,社会工作人才55人,宣传文化人才93人,旅游人才8人,生态环境类专业人才18人,应急管理相关专业人才12人、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7人,其他领域专业人才214人。
此次人才引进工作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盟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有效缓解了全盟事业单位人才短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为全盟事业发展储备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业人才。引进人才平均年龄28周岁,具有很强的培养潜力。三是优化了全盟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学历、年龄结构。通过人才引进,博士数量增长了36%(原有14人,新增5人),硕士数量增长了41%(原有725人,新增299人);新增25周岁及以下人员149人,26周岁至30周岁人员373人,31周岁至44周岁人员163人,基本形成梯次年龄结构。四是促进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有效结合。全盟引进理工类专业人才148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184人,两项占引进总数的48.5%,解决了我盟工业经济人才短缺和畜牧兽医人才不足的问题。五是进一步充实了苏木乡镇人才队伍。此次为全盟苏木乡镇引进畜牧兽医人才157人、医疗卫生人才22人,为促进乡村牧区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六是缓解了锡盟户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通过人才引进解决了480名(研究生199人,本科生281人)锡盟户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占引进人才总数的70.1%。
人才引进记者问答
一、社会比较关心这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监督方面有哪些措施?请具体介绍一下。
这次全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盟纪委监委高度重视,为了确保人才引进工作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进行,根据盟纪委监委的指示,由驻盟政法委、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盟财政局三个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组成了一个人才引进工作的联合监督监察组。联合监督监察组,主要任务是对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全程监督,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提醒谈话、查看相关档案资料等,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次人才引进工作联合监督监察组先后两次,就工作中的风险点及问题隐患向盟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监督建议,为确保人才引进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下一步我盟是否继续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请介绍一下今后的人才引进工作打算。
通过开展2019年全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我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我盟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才引进政策和《锡林郭勒盟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试行)》,坚持需求导向,常态化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一是认真总结此次人才引进工作,分析研究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同时加强人才政策宣传,努力营造引才、爱才、用才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组织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签订落实编制协议、聘用合同,并落实好相关待遇。三是坚持“高精尖缺”引才导向,突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主体作用,通过“绿色通道”和“一事一议”方式,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四是完善人才引进方式方法,探索开展校园引才活动,进一步拓展人才引进渠道。五是大力开展柔性引才工作,全面落实柔性引才支持政策,形成“刚柔并举”的人才引进工作局面。我盟人才引进相关信息将通过锡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网站、锡林郭勒盟人力资源信息网发布,请大家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