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锗业30吨区熔锗锭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拟审批公示

发布时间:2020-08-19 11:25:00 来源: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政府或建设单位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 

通力锗业30吨区熔锗锭改建项目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郊五公里锡林郭勒通力锗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 

锡林郭勒通力锗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睿福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郊五公里锡林郭勒通力锗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锡林郭勒通力锗业有限责任公司湿法车间原设计年产 20 吨高纯氧化锗,金属部原设计年产15吨区熔锗锭。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对厂内环保设施升级改造,二期扩大产能,设计将原有2台燃煤锅炉改为2台1.5吨/h电磁锅炉,对湿法车间现有酸尾气淋洗塔系统进行改造,改造中和站水处理系统,含氯废气淋洗设备更新,新建MVR浓缩装置及配套氯化钙浓盐水储罐,熟石灰储罐及自动计量投加装置,对现有环保设施维修,氢气站迁建,变配电系统改造,湿法车间修旧利废,湿法车间、金属车间扩产能设施等。 

本工程不新增劳动定员,项目总投资为10598.3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408.5万元,占总投资的22.7%。 

  

一、大气污染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大气污染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土方挖掘、堆放、清运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往来作业机械及运输车辆造成的地面扬尘和建筑物料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防治措施有: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土石方工程避开大风天气,工程完工后及时回填、平整场地;散装物料装卸降低落差、轻装慢卸,车辆上覆盖篷布;车辆出工地前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和其他细颗粒散装原料,避免露天堆放;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定时洒水,并及时清扫道路、碾压或覆盖裸露地表。 

(二)运营期大气污染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有湿法车间酸性废气、投料口粉尘、金属车间酸性废气及中和站酸性废气。 

防治措施为: 

1.湿法车间废气 

湿法车间酸性废气主要来自初蒸釜、复蒸釜、酸渣储罐等,主要酸性废气是HCl和Cl2,湿法车间主车间现有两台(氢氧化钠)淋洗塔,原有碱液淋洗除氯气效果并不理想,项目改造后对湿法车间(包括废酸渣储罐)各产生酸性废气的设备、设施增加集气罩,拆除现有碱喷淋塔,新建一套“氯化亚铁喷淋塔+换热器+水喷淋塔+碱喷淋塔+25m排气筒”的组合废气处理系统;改造后的系统可将氯气去除效率由90%提升至99.9%,氯化氢去除效率由90%提升至99%。 

2.湿法车间投料口粉尘 

湿法车间锗灰投料口设置集气罩,粉尘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效率不低于99%)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风量5000m3/h,内径0.5m。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粉尘排放浓度0.417mg/m3 

3.金属车间废气 

金属车间生产工艺与废气处置设施沿用现有设备,车间石英管清洗过程产生的酸性废气主要为HNOx和HF,废气通过集气系统收集后进入碱喷淋系统由15m排气筒排放,设计酸性废气HF和HNOx去除效率≥99%,系统风量为10000m3/h。 

4.中和站废气 

工程对中和槽、初沉池、废酸渣储罐、废酸渣压滤机等设备均加设集气管道,将酸性废气抽入现有中和站碱喷淋塔,废气净化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5.无组织废气 

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来自湿法车间未收集的酸性气体,中和站未收集的酸性废气,以及盐酸储罐、废酸渣呼吸产生的无组织酸性废气。 

采取的措施有: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管理,优化设计和操作条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及物料配比;定期做好设备和管道的检修,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对主要产生酸性废气的单元如中和槽、初沉池、废酸渣储罐和压滤机等更换废气收集系统,提高无组织废气的捕集率;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监控是车间内风速与温度,降低酸性废气挥发量;加强中和站内通风换气。将盐酸储罐、废酸渣储罐置于库房内,采取遮挡措施防止阳光直射,减少储罐呼吸产生的无组织废气。 

二、水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水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工程不新增劳动定员,施工期不涉及生活废水核算,施工期产生的冲洗废水以及施工泥浆废水经沉淀处理用于道路洒水抑尘。 

(二)运营期水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表现在运营期,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防治措施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2.75t/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工业废水包括湿法车间废水、金属车间清洗废水、压滤机房滤渣冲洗废水、3处喷淋塔吸收废水、湿法车间和金属车间罐体清洗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工业废水汇入中和站统一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进入MVR蒸发浓缩系统;设计工业废水全部资源化利用,不外排。 

三、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防治措施为:工程施工期生活垃圾发生量约为18.5t,施工现场设垃圾回收箱,将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分别收集,并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根据改造方案,需要拆除湿法车间现有7台1000L初蒸釜和现有碱喷淋系统,拆除过程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以金属、塑料以及混凝土、砖块为主,初蒸釜和碱喷淋塔拆除前必须将其中的液体抽干,并送中和站处理,不得排入污水管网,拆除的废金属管、釜体与塑料管等分类存放,委托物资回收单位清运,混凝土、砖瓦块等建筑垃圾按环卫部门要求清运。 

(二)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项目固废包括湿法车间产生的含锗酸渣;中和站产生中和渣;金属车间产生的沉淀渣、腐蚀渣、不合格产品;设备维修产生的废机油、废棉布等;锅炉房、氢气站、湿法车间和金属车间纯水制备系统更换的废树脂及员工生活垃圾。 

处置措施为:金属车间沉淀渣、腐蚀渣、全部返回初蒸釜再利用,不外排。压滤机房的水洗渣属于一般固废,由于含有金属锗,全部由密闭罐车运往5000吨含锗中和渣综合利用项目综再生利用,挥发氧化炉产生的含锗烟尘在返回本项目初蒸釜。 

还原炉及区熔炉生产过程中有金属锗结垢在石英管内壁,需定期对石英管进行清洗,清洗溶液为硝酸和氢氟酸混合液,清洗废水经金属车间污水站中和处理后排入厂区中和站,沉淀污泥主要为氟化钙,沉淀渣定期清捞后送至5000吨含锗中和渣综合利用项目再利用。 

中和站产生的中和渣属于一般固废,全部通过密闭罐车运往锡林郭勒通力锗业有限责任公司含锗中和渣返回矿区储存项目乌煤二采区矿坑内存储。 

四、噪声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噪声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和交通噪声。 

防治措施有:施工时选用噪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施工设备。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减少运行噪声。同时加强管理,减少因施工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当产生的噪声;施工活动控制在场区范围内,减小工程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范围;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场地布置,将高噪声设备远离敏感点;本项目夜间不施工,项目距离最近的环境敏感点直线距离为350米,根据噪声源强预测结果,工程施工期噪声对外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二)运营期噪声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运营期噪声主要源于离心机、真空机、水泵类、风机、空气压缩机等机械动力设备运转噪声。 

防治措施为:设备选型时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配套相应的降噪设备;对于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处理对于噪声源强较大的排气口,安装消声器;对压缩机进行消声、隔声等治理;风机加装消声器,减少空气动力性噪声;将高噪声设备、装置等布置于远离噪声敏感区;加强绿化。在主要噪声源附近,通过种植高大植被达到吸声的目的。 

  

项目委托环评时间为2020年6月10日,我公司严格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共进行了二次公众参与活动。第一次是在委托环评单位后(2020年6月13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在锡林123信息网以发布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了项目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公告;第二次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完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前,在锡林123信息网以发布信息公告的形式开展了第二次公众参与活动,同步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了两次登报公示,和现场张贴项目公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两次公示期间,均未接到反馈意见,无人提出反对意见,亦未有人提交公众意见表。 

综上所述,本项目进行的公众意见,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及合法性。项目区居民针对本项目的建设无人提出反对意见,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项目所在区域居民的认可。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0年8月19日我局拟对以上建设项目(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8月19日-2020年8月2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 0479-8108744(传真)。邮编:02600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