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局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审批公示

发布时间:2014-10-30 09:48:00 来源:环保局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政府或建设单位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

1

西乌珠穆沁旗铁油成品油储运基地铁路专用线

白音华镇

西乌珠穆沁旗铁油成品油储运有限公司

沈阳沈铁环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西乌珠穆沁旗铁油成品油储运基地铁路专用线工程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中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起点坐标:E45°1′34″N118°43′32″;终点坐标:E45°1′29″N118°44′12″)。

  本线接轨于霍白铁路沙尔塔拉站白音华侧,终点为西乌珠穆沁旗铁油成品油储运基地。新建线路最大坡度9‰,最小曲线半径采用300m。新建正线自沙尔塔拉站正线引出,长度1.037km,其中储运基地内有437mK0+600-K1+037)为卸车线,有效长度400m,正线直线长度约600m,占线路全长的57.9%。专用线与接轨处设安全线1条,有效长50m

轨道采用50kg/m25m标准轨,50 kg/m接头夹板、螺栓。轨枕及扣件采用新II型钢筋混凝土枕,每公里铺设1520根,采用弹条I型扣件。道床采用单层碎石道床,厚0.35m。道床顶面宽度2.9m。道床边坡11.5。道岔采用50kg/m9号混凝土枕道岔。对半径小于400m的曲线进行曲线加强设计,每25m设轨距杆10根,轨撑10对。专用线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7.0m,路堑:6.6m,单独路基地段为三角形路拱,从中心向两侧设4%排水坡。路基加宽时路基面仍为三角形,路堤不小于 0.6m,路堑不小于0.6m,路堤边坡 1:1.5,路堑边坡坡度根据岩土性质确定1:0.751:1.5。路基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基床表层选用 AB 组填料,颗粒粒径不大于150mm。路基基床底层选用ABC 组填料或改良土。路基表层厚 0.6m,底层厚1.9m,总厚度为2.5m。地面横坡缓于 1:5 时,清除草皮;地面横坡为1:51:2.5 时,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m。路堑地段设置侧沟,沟深0.6m,底宽0.4m;路堤地段视具体情况设排水沟,断面尺寸与侧沟相同。路基土石方总数为 64600m3,其中填方58600m3,挖方6000m3

本项目专用线施工便道长600m,宽5m,为现有村路。工程于储运基地内设置材料存放场1,不需要征用临时用地;设临时堆土场1处,位于储运基地北侧,不新增占地;工程外借土方来自商业购土,不设取土场,项目无弃方,不设弃土场;本工程用量较小,购置商品混凝土,不设置混凝土集中拌和站;工程线路较短,全线人工铺轨,不设置铺轨基地;施工营地安排于在储运基地内,利用基地已征用的永久征地,不新征临时用地。

  本项目总投资938.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7.28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2.91%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机械尾气和施工扬尘。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地的周边进行围挡,基础设施工程因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围挡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工程险要处采取隔离措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土方集中存放的,采取覆盖或者固化措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有专人负责保洁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污染;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绿化和美化,炊事炉灶等使用清洁燃料;清理施工垃圾,搭设密闭式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抛撒。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用于存放施工垃圾。

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装载;运输车辆驶出装载现场前,将车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不得车轮带泥行驶;运输车辆按照相关部门依法批准的运输线路、时间、装卸地点运输和卸倒;运输散装货物的车辆必须密封、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泄漏、遗撒;运输时发现自身有泄漏、遗撒的,及时清扫干净;堆渣场所选址其下风向200m以内不得有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

对施工现场实行严格管理,砂石料统一堆放,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堆放有蓬布遮挡等,采取防风防雨措施;土石方运输采用密封车体,减少堆放时间,路基施工时及时分层压实;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及车辆的养护,定期对施工机械和施工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进行检查监测;严禁使用劣质油料,保证不排放未完全燃烧的黑烟,加强机械维修保养,使动力燃料充分燃烧,降低废气排放量。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在施工结束后会逐渐消失,加之该污染源是随着施工的进程而分散于施工沿线范围内,流动性较大,且工点远离城市中心,居民较少,空气环境容量较大,通过采取环保措施,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会降低到最小程度。

2.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0.6t/d。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车辆的跑冒滴漏及雨季对施工车辆的冲刷作用。含油废水排放水量很小。

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于场地绿化,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点设小型防渗隔油沉砂池,含油污水经过处理后清掏,用于洒水降尘;施工机械维修点设硬化地面及干化池,防止机械维修、清洗污水对水体、土壤的污染。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严格施工管理,避免施工机械的跑、冒、滴、漏油;当堆料场存放特殊性的物质如:沥青、水泥等设篷盖,防止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污染环境。

3.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式:本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本工程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垃圾量为30kg/d,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垃圾设专人收集后,送至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彻底清理施工营地撤离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至市政部门指定场所进行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噪声和运营期列车运行噪声。施工场界内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根据施工场地布置情况实测或估算场界噪声,如果超标采取加防振垫、包覆和隔声罩等有效措施减轻噪声污染;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建设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公告附近居民和单位。并公布施工期限;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对人为的施工噪声有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并进行严格控制。禁止夜间运输作业;施工车辆在居民区附近经过时降低车速,禁止鸣喇叭;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用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张贴施工告示与说明,取得当地居民的理解与谅解;同时,施工时做好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污染;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做好施工期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监测工作,施工现场依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噪声值监测,噪声值不应超过相应的噪声排放标准。选用低噪声的车辆及轨道结构类型从声源上控制铁路噪声污染,该线试运营结束、路基稳定后换铺焊接长钢轨。合理规划铁路两侧土地功能,铁路中心线两侧30m范围内不新建敏感建筑。

5.生态污染防治措施:临时工程优先考虑永临结合,本次将材料堆厂、施工营地集中设置在基地永久占地范围内;施工车辆严格按规定行车路线路线通行,防止施工期期间施工车辆随意碾压,破坏原地表植被;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草地进行重点保护,不得在草地范围内临时堆土。工程运营后不得向草地内排放污染物;占用草地的临时工程,施工前将表层0.3m土壤推到一侧(铁路用地范围内)临时堆放,附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得污表土,待工程后覆盖表层以利绿化或恢复,同时,临时堆放场周围设装土编织袋围堰防护;在运输砂、土、灰等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时,运输车辆采取洒水或加盖蓬布等措施,防止扬尘的发生;施工道路应加强管理养护,保持路面平整,砂石土路经常撒水,防止运输扬尘对植被产生不利影响;建设单位按《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支付征用土地的征地补偿费、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及安置补助费。工程对于永久占地范围内,没有修建永久建筑物的区域,进行撒播草籽绿化,草籽选择抗寒、抗旱、抗风沙的本地草种草籽。线路工程施工结束后,将施工前的剥离表土回覆至绿化区域,采用人工夯实土方,人工平土、刨毛、分层夯实和清理杂物等。土地整治结束后,在路肩外侧铁路用地范围内撒播草籽,草籽选择抗旱、抗寒、抗风沙、耐瘠薄的沙打旺草籽,撒播草籽1.5hm2,共90kg

6.环境振动减振措施:本项目运营期线路和车辆的轮轨条件直接关系到铁路振动的大小。在运营期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

本环评共进行两次公示及一次公众意见调查。本项目由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7日内于201475日在锡林郭勒日报上进行了第一次公示;评价单位在环评文件基本编制完成时,于2014721日在锡林郭勒日报上发布了二次公示,于2014720日在沈铁环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网站上公示了报告简本。本项目在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对本项目的反对意见。

公众参与调查表发放了5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56份。根据调查结果,对本工程表示积极支持的占100%,并对项目较高的关注程度。68%的人了解或听说过本项目。在调查者中,70%认为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较好,在被问及该项目对您的生活造成的主要影响时,96%认为认为没有影响,4%认为是噪声污染。我中心抽查了25份调查表,合格为20份,占抽查调查表的60%以上,基本满足公众意见调查表的有效率。

2

正蓝旗(牧星)蒙古包生产

正蓝旗上都镇蓝旗(牧星)蒙古包厂院内

正蓝旗(牧星)蒙古包厂

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0000m2,新建车间2700m2,硬化地面2700m2。项目建成后,年产豪华大型旅游蒙古包5顶,传统蒙古包1000顶,新型野营钢架蒙古包500顶。

新建生产车间、硬化地面等。购置安装数控雕刻机、带锯机、打磨机、裁剪机等设备。

项目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冬季采暖由城市集中供热供给。项目总投资48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6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3.27%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装卸原料产生的粉尘、电锯、平刨机、裁布机运行时产生的粉尘。电锯、平刨机在对木料进行加工处理时会产生木屑粉尘产生量非常小,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布料的选材车间安置吸尘器,将粉尘收入组合式脉冲布袋,再用压缩空气清理布袋,防止粉尘飞扬。

2.水污染防治措施: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上都镇污水处理厂。

3.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式: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木屑、废布料以及生活垃圾。

小块状废木料出售用于小工艺品的制作。平刨机对木料进行表面刨光处理,产生碎末状废木料。裁布机在对布料进行裁选时会产生块状较大的废布料和细碎废布料,块状较大的废布料回收用于小工艺品的制作。不能回收的废木料和废布料全部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最后不能回收的小碎布料全部交由环卫部门处理。生活垃圾工业场地定点设置垃圾箱,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和机械噪声。机械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设置减振垫;出入区域内来往的机动车严格管理,采取车辆进站时减速、禁止鸣笛等措施。经过设备消声、减声和围墙隔声、距离衰减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3

正蓝旗元上都皇家草原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

正蓝旗黑城子畜牧业示范区利源牧场

正蓝旗利源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拟建景区占地共6424874平方米。项目绿化面积为1333340平方米。

原项目建有兽医室一间,50m2;员工宿舍4间,160m2;办公区四合院一座,800m2;厕所一间,20m2;蔬菜大棚三亩;饲草料基地300亩;机电井7眼。本项目旅游区全部为新建内容,育肥区改建育肥羊舍1000m2,原有项目年育肥羊存栏量500只,新建项目部分不增加存栏量。项目建成后,计划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拟建建筑面积4345平米的旅游区一处,其中水泥蒙古包49个,传统毡包12个等,新建厨房一间200m2;酒吧一座,100m2;员工宿舍一座1050m2;冲水卫生间2座,60m2;以及建筑面积2180平米育肥场一处,包括育肥羊舍以及饲料间等。育肥羊棚圈10间,1000m2,饲料间一座150m2;原有青储窖600m3,扩建600m3。项目养殖区工艺流程为饲料制备、牛羊饲养育种、牛羊出售。项目青贮饲料生产流程为备料、铡短青储原料、垫装、压实、盖土封。本项目用水由场区现有水井提供,可以满足日常用水要求;项目拟安装空调和太阳能用于各区的冬季供热。本项目总投资454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4.4%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进出车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道路扬尘、游客接待中心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以及养殖区恶臭气体。对厂区主干道路进行硬化,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洒水,车辆减速行驶。油烟经集气罩收集后,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由排气筒排入空气中。

本工程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羊圈和粪便处理区、堆肥场所以及沼气池粪便的预处理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做好羊场粪便的管理,在羊舍加强通风,加速粪便的干燥,可减少臭气的产生,实行尿粪的干湿分离,及时清运产生的粪便。在养殖区建设绿化隔离带。

2.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式: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主要为职工、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餐饮固废、沼渣以及病死羊。

景区配备足够的室内外垃圾箱(现代化环保型垃圾简),在旅游车上设置垃圾箱和垃圾袋,在旅游服务中心等主要景点附近设置全封闭式垃圾临时堆放处,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运输到指定垃圾场进行无害化处理。餐饮固废如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原材料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菜叶、皮根、废弃下脚料以及顾客遗留的剩饭菜等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养殖区羊粪全部用于生产沼气。沼渣全部用于饲料基地施肥。出现病牛羊,及时送入隔离棚舍进行注射治疗。发现死牛羊,应立即送往兽医卫生监督所指定地点深度填埋,加强棚舍的清洁、消毒工作。

3.水污染治理措施: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以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过处理后复用于植被绿化,不随意外排。羊尿羊舍冲洗废水进入沼气池处理。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对电机功率大的机械采用减震垫;将高噪声设备安装在室内,并设有减震基础;加强厂区绿化,在厂界四周、场区道路两侧绿化。

4

宝力格油田25104/年产能地面建设项目

东乌旗阿拉坦合力苏木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

内蒙古新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宝力格油田25×104t/a产能项目位于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2'~116°26';北纬:45°6'~45°41。本建设工程属于扩建项目,由原来产能6.06×104t/a规模扩建到25×104t/a产能规模。扩建工程包括:部署油水井634口,建设油田内部生产、集输、处理及相关配套的供注水、土建、供热、暖通等工程。

新建油田内部集输管线总长63.5km

本工程占地面积183.23hm2,其中永久占地141.39hm2,临时占地41.84hm2,占地类型全部为草地。

项目总投资16552.61万元,环保投资2923万元,占总投资的17.66%。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的污染物主要为烃类废气、锅炉烟尘及运输扬尘。采取油井井口的密闭,定期检修集输线路的阀门,油气泵等,减少井口烃类的无组织排放;保证设备的承压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油稳定装置的运转,确保原油稳定率达到80%以上,从而减少烃类的逸散。宝一联采用4台热水锅炉、宝一、宝二、宝三接转站采用7台热水锅炉供热,每台锅炉配备一台STL湿式脱硫除尘器。燃料为分离出的原油和极少量伴生气,清洁能源。

STL湿式脱硫除尘器可净化1um以下的微粒,排放浓度小于100mgm3,除尘效率大于98%,脱硫效率大于75,排放浓度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的要求。材料的运输和装卸以及拉油、洗井、修井运输车辆等都将给运输道路沿线带来扬尘污染。运输车辆按照规定的道路行驶,禁止随意碾压草原,减少风蚀扬尘污染源。在运营期配备洒水车对井场内的井排路、通井路等联络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对场内联络道路的线路进行标识规定,企业巡查及运输车辆须按规定的线路行驶,禁止随意碾压草场。

2.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含油废水、生活污水。

钻井过程中的废水、岩屑、泥浆以及废弃钻井液均排入井场泥浆池中。单井泥浆池容积为125m35m×5m×5m)。井场泥浆池均实行全封闭管理,加强泥浆池的防渗处理,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避免钻井废液中的污染物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油田开发中的钻井污水,一律要进入泥浆池,不得随意向外环境排放。在油井钻井完井后,钻井废水、岩屑、废弃泥浆及时进行无害化固化稳定处理。施工期钻井所产生的废弃泥浆的固化工作委托专业队伍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同时在泥浆完全固化之前的泥浆池应采取设置明确标示及围栏等措施,避免造成人或牲畜误入。泥浆池固化后,要在泥浆池上覆土,恢复植被。

钻井过程中使用双层套管,表层套管和油层套管固井水泥浆均返至井口,确保安全封闭此深度内的潜水层和承压水层。同时封固地表疏松地层,为井口控制和后续完井采用预应力固井创造条件;尽可能缩短水泥胶的稠化时间减少对地层水的污染;表套固井禁止使用带毒性的水泥外加剂。钻井过程中的固井措施,一方面加固井壁,同时也有分隔地层的作用,使各个不相联通的地层分隔开来,保持其原有的循环运移道路。在最不利情况下,如泄漏发生在主要与油层相近的承压含水层以下,由于该含水层上下均有很厚的隔水层,起到良好的隔水作用,因此不会向上渗入含水层,对地下水不会造成污染;若泄漏发生在含水层,由于本区块油水井所处含水层均处在固井范围内,即使发生泄漏,也因固井加套管等防护措施,不至于造成地下水污染。

宝一联含油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注。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4000m3/d,该处理系统采用微生物处理+双滤料过滤工艺,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中的标准要求,然后回注地层。宝一、宝二、宝三接转站含油污水经分离系统分离后,掺水至单井口。

宝力格油田修井及洗井用水为清水,修井和洗井污水主要含有石油类及酸碱等物质。注水井修井及洗井废水经作业密闭罐车拉回宝一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不外排;油井修井及洗井废水进入宝一联东侧的废液池,经有效降解、沉降后回收到除油罐,与采油废水一起处理,不外排。作业废水均不外排,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宝力格作业区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入蒸发池(20000m3)储存,部分用于绿化,部分用于道路洒水。宝一、宝二、宝三接转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绿化。

为减轻开采地下水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项目在工艺设计时采用清洁生产工艺,落实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取水量。建立用水动态监控系统,对项目补充水量实现实时监测与调控,确保按照最佳用水模式运行,根据各工艺过程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水,建立合理的水量平衡系统。设置地下水环境管理机构,为加强对地下水影响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工作,做到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掌握建设项目生产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防和治理建设项目所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如出现居民用水困难,则建设单位负责解决。

3.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式: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钻井废弃泥浆、落地油和生活垃圾等

产生的废弃泥浆排入井场泥浆池中进行无害化固化稳定处理,然后进行填埋。对开发区块内的所有泥浆池进行防渗防漏处理,防止泥浆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泥浆池防渗系数应小于1.0×10-7cm/s。钻井废弃泥浆进行无害化固化稳定处理后,在上部覆土后,不会造成覆土的污染。钻井过程中的废水、岩屑、泥浆均排入井场泥浆池中。根据宝力格钻井系统工程定额标准要求,在每个单井钻井作业平台设置640m3的泥浆池。将废弃泥浆先全部存于泥浆池,待单井钻井工程结束后对其进行无害化固化稳定处理。对无害化固化稳定处理后的泥浆池回填覆土并恢复植被。另外泥浆池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泥浆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建井期及采油期井下作业均有可能原油抛落于地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落地原油将进行回收处理,回收率≥99%。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落地原油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落地原油若不能及时回收,则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落地原油积存于地面,会对周围小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汛期,落地原油随地表径流漫延,影响范围将不断扩大,并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落地油属于危险废物,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影响土壤植物系统的主要污染物。因此,对落地油的防治和控制尤为重要。

宝力格油田在试油以及井下作业的时候,井场作业区域内采取三铺一盖措施,即在设备、工具、管杆下面都铺上防渗布,在抽油机上也用防渗布遮盖。这样避免原油直接落于地面,同时也阻止油井喷出原油。在井场内如有发生防渗布破损地方,马上更换新的防渗布填补铺盖,并且将破损地方的油泥马上收集清运,土壤清理厚度为至少10cm。同时在主要设备下面增加铺设隔油布。井场内落地原油及油泥在48小时之内清理完毕,在汛期雨季集中的时期,落地油在24小时之内清理完毕。试油过程设置临时储油罐。采油井口保证不漏,取样口设置盛油容器,做到原油不落地、不见天。井口与储油罐的连接管线加强设备管理,消除跑冒、滴、漏,静密封点泄漏率不大于2%。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井喷及其它污染事故的发生,严格控制原油及化学药剂落地;禁止向井外倾倒垃圾。回收的落地油进入废液池,进行有效降解、沉降,上清液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底泥一般3-5年清理一次,由吉林省洮南市景天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拉运回厂,作为制作沥青的原料综合利用。带有剩余少量落地油的防渗布卷起来放到吉林省洮南市景天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专业防渗袋中,先存至落地油泥池(B18-32井旁边建有的240m3的池),达到一定量后由吉林省洮南市景天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拉运回厂,最终作为制作沥青的原料综合利用。意外落入土壤中的落地油直接由吉林省洮南市景天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专业人员收集放到防渗袋中。

在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岩屑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自然蒸发,然后同废弃泥浆一并实施无害化固化稳定处理,降低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油泥砂主要来源于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及原油储罐,油泥砂进入废液池,进行有效降解、沉降,上清液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底泥一般3-5年清理一次,由吉林省洮南市景天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拉运回厂,作为制作沥青的原料综合利用。建设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定点存放,而后按照当地环卫部门要求统一处理。运营阶段宝力格作业区生活垃圾全部集中到垃圾场暂存,到一定量后拉至阿尔善集中处理。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使用的柴油机,一律在排气口安装消声器。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按规定期限进行保养,控制设备因不正常运行而出现高噪声的排放;合理安排施工平面布局,控制施工进度,调整同时作业的施工机械数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夜间施工,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期要尽量避开45月份和910月份这两个鸟类的迁徙和繁殖时段。

运营期对各种机电产品选用时,除考虑满足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外,选型还考虑产品具备良好的声学特性(高效低噪),向供货制造设备厂方提出限制噪声要求。对于噪声较高的设备应与厂方协商提供相配套的降噪设施。对项目运营阶段使用的柴油发电机一律在排气口安装消声器。在各站场周围200m范围内不得建设居民点等敏感建筑。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复垦对象为施工期及运行期破坏的天然牧草地。包括泥浆池、井区临时堆场、集油及掺水管线、注水管线、联合站和接转站,废液池、垃圾场、生活污水设施临时堆场,土地复垦总土地面积为41.84hm2

本项目实施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为0.30m。对于管线等线性工程,表土应集中堆放于线性工程两侧;对于泥浆池,应堆放于泥浆池的一侧,对于各站场建设,单独集中堆放。表土堆放采用台体形,边坡为11。在土壤堆存期间,为了防止水力与风力的侵蚀,用尼龙网覆盖。对开发区块内临时建筑用地铺设的碎石等进行清理。在油田开发后期使用推土机及自行式平地机对井场用地、道路用地等进行表土回覆,覆土厚度为0.30m,土源为井场和附近道路剥离的存放于井场内临时表土堆放场的表土。对管线、泥浆池等用地进行平整,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方法,每年6月初至6月末撒克氏针茅及羊草等草籽,在7月到10月间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继续在稀疏地块撒播草籽及浇水养护。

对于油井、注水井及非干线管线在当年或者第二年恢种植草本植物恢复植被,对于干线及联合站各站场第二年恢种植草本植物恢复植被。根据土地复垦相关规定,开发建设造成的土地损失补偿和土地复垦费用全部纳入生产成本。本项目土地复垦资金逐年计提,将土地复垦资金列入当年生产成本,期间若国家提出提取资金的具体金额要求则根据国家要求调整。复垦方案安排复垦资金在闭井前1年计提完毕。企业应存入土地复垦与生态补偿专用帐户,并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办法进行管理。然后企业根据年度复垦和补偿计划提取资金用于复垦或补偿,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复垦专用帐户进行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公众参与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公示、第二次采取报纸公告的形式。第三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

第一次公众参与由建设单位于20121222日在当地报纸《锡林郭勒日报》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自20121222日开始,为期10个工作日。期间建设方和环评编制方未收到公众来电咨询及反馈意见。

第二次公众参与由建设单位于20131029日在当地报纸《锡林郭勒日报》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自20131029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期间建设方和环评编制方未收到公众来电咨询及反馈意见。

在环评信息报纸公告发布之后,项目评价单位与建设单位一同,先后于2014324日至28日和2014818日,在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额和宝力格苏木、额吉淖尔镇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2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6份,收回76份,有效问卷76份,其中蒙语问卷42份,汉语问卷34分。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还是持积极支持态度。多数居民认为该项目对其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对该项目期望较大,但今后中的建设中,还应注意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重点加强生态、大气治理、污废水治理措施,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141029日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41029日-2014114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局 0479-8108991(传真)。邮编:02600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