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头市入选我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了良机。在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中,包头市能入选实属不易。做好结构调整、能源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范围来讲都具有示范意义。
2020年,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和支持气候投融资地方实践,开展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办公厅(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征集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被列为试点意味着所辖区域内的项目主体在贷款利率或者时间、政策等方面都能享受优惠。机会难得,引得全国众多城市纷纷申报该试点。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柴麒敏认为,气候变化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融资指标。未来所有的资金流动及金融活动,底色都应该是绿色、低碳的,都应该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致要求。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政策的引导,气候投融资这一新风口逐渐被关注,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新赛道。作为气候投融资主要来源,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从提出到实施,将经历从“星星之火”到“燎原成势”的过程。其中,节能低碳项目建设会成为重要支持对象。气候投融资的推进,既需要加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与“双碳”目标、财税、金融等政策的协同,也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监管和引导,更需要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差异化的投融资模式、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市场手段强化各类资金有序投入,对重大气候项目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